河西雷丸片溫馨提示:甲狀腺癌也是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據上海一組資料統(tǒng)計,居各種癌瘤的第12位,兒童至老年都可罹病,但于7~20歲及40~45歲出現高峰,女比男多一倍。
河西雷丸片溫馨提示:本病除了未分化癌外,多數發(fā)病較慢,是惡性腫瘤中預后較好者之一。其病因還不清楚,與促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良性甲狀腺腫大、甲亢、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或腺瘤等有關。
河西雷丸片溫馨提示:甲狀腺癌的細胞類型較多,常見的有以下4型:
1.乳頭狀癌:占甲狀腺癌60%~75%,多發(fā)于40歲以下,癌組織由乳頭結構所組成,易向頸淋巴結轉移,惡性程度較低。
2.濾泡癌:占12%~25%,多發(fā)于40歲以上,癌細胞呈濾泡狀或腺管狀,轉移較晚,但可向血行轉移到全身。
3.髓樣癌:占甲狀腺癌的1%~10%,為實體性癌伴淀粉間質。
4.未分化癌:較少見,多發(fā)于50歲以上的女性,為甲狀腺癌最惡性的一種。
其他還有鱗癌、梭形細胞癌、腺樣囊性癌、粘液腺癌及酸性細胞癌,均很少見。
河西雷丸片溫馨提示:臨床表現上,甲狀腺癌早期沒有癥狀,與良性甲狀腺瘤相似,但質地比腺瘤堅韌,生長迅速,當癌瘤進一步發(fā)展增大時,腫塊多呈凹凸不平,與周圍粘連,吞咽活動受限。如腫瘤繼續(xù)增大壓迫食管及氣管或喉返神經,則出現吞咽、呼吸困難及聲音嘶啞。侵蝕氣管造成潰瘍可引起咯血。頸靜脈受壓,則產生面部浮腫。轉移頸部可見質硬之淋巴結腫大。
不同類型的甲狀腺癌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1.乳頭狀癌:經過緩和,但容易向頸淋巴結轉移。
2.濾泡癌:多為一側單發(fā),腫物較大,頸轉移者較少,易向骨骼及其他器官轉移。
3.髓樣癌:發(fā)展慢,病程長,多一側單發(fā),如有家族史,常兩側多發(fā),半數以上向頸轉移,因癌細胞會分泌降鈣素,使血鈣暫時降低,又會分泌前列腺素和5–羥色胺,致使有1/3患者發(fā)生頑固性水樣腹瀉,每天數次至10多次,遷延多年,直至癌瘤切除后,腹瀉即止。
4.未分化癌:常發(fā)于中年后,老年女性尤多,常見于先有甲狀腺腫大伴有結節(jié)多年,旋于短期內突然增大,發(fā)展迅速,形成雙側甲狀腺彌漫性巨大腫塊,并侵犯鄰近組織,引起聲啞及吞咽呼吸障礙,易發(fā)生血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