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最為高發(fā)的惡性腫瘤,而我國由于人口基數(shù)較大,所以也是全球國家中肺癌患者最多的存在。僅僅是2020年,我國新確診的肺癌患者就達到了82萬人!
更為可怕的是,肺癌和其他器官癌變相同,早期基本都沒有典型癥狀,有1/3的患者甚至是沒有任何異常可查。而即便是肺癌逐漸出現(xiàn)了癥狀表現(xiàn),比如長期咳嗽、痰中帶血、胸部隱隱作痛等,患者往往也會誤認為是普通的呼吸道疾病,隨便購買藥物治療!
也正因如此,我國有2/3的患者在確診時,病情就已經進入了中晚期、甚至是晚期階段。對癌癥有過了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癌癥晚期之后,癌細胞已經不再局限于肺部,反而是出現(xiàn)了全身廣泛性的轉移浸潤,甚至可侵犯到患者骨骼,預后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
所以,對晚期肺癌患者而言,每天都是在與死神進行搏斗。而如果能做好以下三點,或許就能博得一線生機,提高生存質量、生命值,甚至是可以達到帶瘤生存、臨床治愈的階段:
1、科學治療:肺癌晚期并非是不治之癥,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病理類型、分期、年齡以及身體素質等多方面進行評估,然后給出綜合治療方案,比如放化療、靶向藥物等,都是臨床常用到的治療方式。
部分對放化療敏感的肺癌類型,即便是進入晚期之后,癌腫都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可逐漸縮小、等到新的手術機會。而即便是患者無法治愈,經過科學治療后,晚期生存治療、生命期也要明顯高于放棄治療的患者;
2、樂觀心態(tài):對于惡性疾病來說,患者的心態(tài)在治療效果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患者心態(tài)較差、不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既會影響自己與患者的配合度,也會進一步削弱自身免疫力、造成免疫機能下降、內分泌紊亂,對治療十分不利。
而且,如果患者已經放棄了求生的欲望,那治療也已經失去了最基本的意義。所以,晚期肺癌患者應當保持積極、樂觀的抗病和生活心態(tài),身為癌癥患者的家屬,也需安慰、開導癌癥患者;
3、營養(yǎng)跟進:臨床上部分肺癌患者并不是死于癌癥本身,而是營養(yǎng)跟進不到位、免疫機能過差、無法接受治療,最終走上了死亡之路。特別是營養(yǎng)不良、身體過于虛弱,患者就無法承受手術、放化療帶來的負面?zhèn)?,不得不暫停治療?/p>
所以,在治療癌癥的同時,營養(yǎng)跟進也十分必要,患者可按照醫(yī)生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進行調整。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服用各種營養(yǎng)補充劑,以應對后續(xù)的治療措施!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肺癌晚期的預后雖然不能和早中期相比較,但也并不是完全的絕望,科學治療仍然有意義。
不過,如果患者已經到了藥無可用、治無可治的地步、進入了病情終末期,那繼續(xù)針對癌癥的治療顯然已經失去了意義,此時接受現(xiàn)實、選擇保守和姑息療法、臨終關懷,或許對癌癥患者而言,才是真正的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