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健康的人都把“防癌”提上了日程!防癌,除了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體檢”似乎也顯得格外重要。癌癥早發(fā)現(xiàn)和晚發(fā)現(xiàn),也許結局完全不同。
而體檢中, “腫瘤標志物篩查”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檢測項目。
腫瘤標志物升高,一定患癌癥?
腫瘤標志物又稱腫瘤標記物,是指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 并能反映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監(jiān)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
查腫瘤標志物主要是為了:
① 高危人群早發(fā)現(xiàn):
腫瘤標志物檢測能發(fā)現(xiàn) 早期無癥狀腫瘤,可先于X線、超聲、CT、MRI或PET-CT等物理檢查;
② 監(jiān)測腫瘤的治療效果:
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治療的如何, 腫瘤是否有復發(fā)、轉移,醫(yī)生可以參考腫瘤標志物來做 初步判斷。
腫瘤標志物升高,不代表100%是癌癥!
腫瘤標志物結果一般不會是“零”
因為每個人的體內都有“癌細胞”的存在,生長出100多億個新細胞的同時,也會長出1-20個“癌細胞”。所以幾乎所有的腫瘤標志物檢查結果都不會是“零”,有一個正常范圍, 只要數值在正常范圍內就是正常的。
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能及時的處理掉這些癌細胞,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
腫瘤標志物升高≠得了腫瘤
雖然說“腫瘤標志物” 絕大多數存在于惡性腫瘤中, 但良性腫瘤、正常組織也可能檢測出腫瘤標志物。
為什么呢?因為飲酒、進補、服用某些藥物、炎癥疾病等都可能導致“腫瘤標志物”超標。例如肝癌的標志物是AFP,肝炎病人也會導致肝癌標志物上升。
即使沒有癌癥,但腫瘤標志物 持續(xù)異常,也可能說明身體在發(fā)出警報了——身體環(huán)境適宜癌細胞生存、免疫系統(tǒng)不能及時殺滅癌細胞、體內癌細胞偏多。就要注意身體健康了!
除癌癥以外,導致腫瘤標志物升高的原因:
1、正常人群
除了腫瘤患者會有腫瘤標志物升高以外,正常人群也有可能產生腫瘤標志物升高的,雖然這類人群的占比較低,但并不是完全沒有,而且存在個體上面的差異。
2、樣品的存儲問題
如果醫(yī)院對于血液標本的存儲不當,也是有可能造成腫瘤標志物升高的,例如容器、保存液或是冷鏈發(fā)生了問題等等,都會導致樣品的檢測數據出錯,從而讓腫瘤標志物升高。
3、藥物的使用
很多藥物也是有可能導致腫瘤標志物升高的,比如胸腺肽,還有我們打的狂犬疫苗等,在使用過后進行檢查,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腫瘤標志物升高,所以在發(fā)現(xiàn)這個指標升高的時候, 要先確定下最近有沒有吃什么藥物,這些藥物是否會引起腫瘤標志物升高。
4、特殊情況
現(xiàn)在的人們生活都沒有什么規(guī)律,常常睡眠不好或是經常喝酒,還有些人是喜歡過度的進食補品,而這些都會成為腫瘤標志物升高的原因。另外,對于一些女性朋友們來說,處于懷孕或是月經期的時候進行抽血檢查,也會因為人們的身體差異而產生波動,腫瘤標志物升高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腫瘤標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治療無效
腫瘤標志物水平的降低或返回正常水平可能表明癌癥對于治療有反應。但請注意,腫瘤標志物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著治療無效。在某些情況下,由于細胞裂解,腫瘤標志物水平可能在有效治療后升高,但這種升高并不代表著治療失敗。
只有在腫瘤標志物水平持續(xù)升高,并且缺乏臨床癥狀改善的情況下,才可能表明治療失敗。同時, 如果在完成癌癥治療之后,腫瘤標志物水平仍然升高,這通常表明可能存在持續(xù)性疾病。
腫瘤標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癌癥復發(fā)
治療結束后,腫瘤標志物也可用于預測某些腫瘤的復發(fā)。
需要注意的是, 腫瘤標志物水平的一次升高,并不能說明癌癥一定出現(xiàn)了復發(fā)或轉移,需要在 一段時間內進行連續(xù)測量, 動態(tài)監(jiān)測才能作為判斷的依據。
當然,對于復發(fā)或轉移,臨床上最重要的判斷標準就是影像學診斷, 而腫瘤標志物的變化只是為了更加便于監(jiān)測病情變化。
總之,腫瘤標志物僅僅只能作為 輔助診斷!發(fā)現(xiàn)異常還需要做CT、B超等影像學檢查。“腫瘤標志物”更適合高危人群的預防篩查和已經確診為癌癥的患者。
不同腫瘤標志物,和這些癌有關!
1、甲胎蛋白(AFP):
篩查原發(fā)性肝癌,抽血檢查。
2、癌胚抗原(CEA):
廣譜型的腫瘤標志物,尤其是肺癌及消化道癌癥檢測。
3、細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 :
非小細胞肺癌的血清標志物。
4、糖類抗原125(CA242):
廣譜性腫瘤標志物,主要針對早期卵巢癌,抽血檢查,可發(fā)現(xiàn)50%-60%的卵巢癌。
5、糖類抗原242(CA242):
消化道腫瘤標志物。
6、糖類抗原72-4(CA72-4):
消化道腫瘤標志物,尤其是胃癌。
7、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小細胞肺癌的血清標志物。
8、Free-β-HCG:
生殖細胞腫瘤的特異性腫瘤指標物,與腫瘤惡化程度密切相關。
9、前列腺特異抗原(PSA):
50歲以上男性篩查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
10、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
常見于鱗癌,主要是消化道、生殖道和呼吸道癌癥,如宮頸癌、肺鱗癌、食管癌。
11、糖類抗原19-9(CA19-9):
消化道腫瘤標志物,尤其是胰腺癌。
12、癌抗原15-3(CA15-3):
乳腺癌血清標志物。
*沒有哪一種腫瘤標志物的準確率能達到100%,一種腫瘤標志物也可能與多種腫瘤相關。
臨床上常采用組合篩查的方式
高出一倍或者持續(xù)升高,要警惕!
一般來說,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升高得非常明顯,特別是增高超過正常值一倍、幾十倍,或動態(tài)觀察到持續(xù)增高的,說明有癌細胞在聚集。
建議再復查一次,如果經過復查之后,確實是大幅度明顯升高,比如升高幾十倍,通常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很大。
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配合其他檢測手段來排除癌癥,如B超、CT、磁共振成像等檢查,或做細胞病理學檢查。
尤其是以下這幾種人要提高日常生活中的防癌意識:
■ 身體已經出現(xiàn)“癌癥信號”的人;
■ 癌癥高發(fā)區(qū)或有癌癥家族史等高危人群;
■ 嚴重污染廠礦企業(yè)的從業(yè)者;
■ 長期接觸致癌物質等高危人群。
對于腫瘤標志物,既不能過分看重,也不能過分輕視。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 腫瘤標志物的動態(tài)變化才有意義,聯(lián)合影像學檢查監(jiān)測病情才更全面,結合病理確診才是王道。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文參考:健康時報